人為什麼會想睡覺? 體內的生理時鐘、激素釋放、生活壓力等因素皆會影響睡意及疲勞感。這篇文章會從恆定系統、清醒系統和生理需求三個因素來探討人為什麼會想睡覺,幫助你找到很容易累一直想睡覺的原因,並調整回精力充沛的狀態!

人為什麼會想睡覺? 生理時鐘、激素釋放、生活壓力皆會影響睡意

人為什麼會想睡覺? 維持人類生存的基本生理需要

睡眠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它扮演著維持身心健康和生存的基本生理需要。不過,人為什麼會想睡覺呢?這涉及到睡眠的三個重要要素,包括恆定系統、清醒系統和生理時鐘。

睡眠三要素-1 恆定系統-睡眠驅力

當人們感到疲憊和昏昏欲睡時,這是由於身體內的恆定系統正在發揮作用,促使我們進入睡眠;這個恆定系統也被稱為睡眠驅力或是睡眠債。

白天當人們處於清醒狀態的時間越長,睡眠驅力就會越強。這種睡眠驅力會隨著時間推移而積累,使我們在夜晚會感到疲憊想睡。這種累積的現象被稱為睡眠驅力的累積。睡眠驅力的累積也可以被形容為「睡眠債」,因為它像是一種欠下的債務,必須在晚上透過入眠來還。如果人們長期睡眠不足或夜晚無法入睡,累積的睡眠債就會變得越來越大,進而影響身心健康。

人為什麼會想睡覺? 恆定系統累積睡眠驅力讓你想睡

睡眠驅力/睡眠債會隨著時間推移而積累,當清醒狀態的時間越長,睡眠驅力就會越多,使我們更容易入睡。激素分泌也會影響睡眠驅力,研究指出,增加體內褪黑激素含量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。

睡眠三要素-2 清醒系統-清醒動力

清醒動力是一種由清醒系統掌握的生理能力,能夠壓抑睡意並保持清醒和警覺的狀態。清醒系統原是為了應對大自然中的掠食者和其他危險而演化來的。即使在休息和睡眠時,清醒系統也能保持警覺應對可能的威脅。

在現代生活中,我們所面臨的威脅已經不同了。現代生活的壓力、焦慮和人際衝突成為了新的挑戰,同時噪音和光線的干擾也影響著我們的睡眠和清醒狀態。這些因素使得清醒系統經常處於活躍狀態,干擾睡眠。例如: 經常感到昏昏欲睡,但仍保持清醒睡不著。

人為什麼會想睡覺? 清醒系統受干擾導致異常活躍

清醒系統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,例如環境、運動、心理狀態等等。研究顯示,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可以幫助調節清醒系統,使其更加穩定和正常運作。而長期的壓力和焦慮則可能對清醒系統造成負面影響,導致睡眠質量下降和白天感到疲倦。

睡眠三要素-3 生理時鐘-節律調整

生理時鐘是一種內部的時間調節系統,它控制著身體的生理節奏,使我們能夠適應日夜變化、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,包括睡眠和清醒。當生理時鐘告訴我們進入清醒狀態的時候,它會抑制睡意,讓我們感到精神振奮。生理時鐘與恆定系統和清醒系統交互作用以調整睡眠需求;因此,當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熬夜後,生理時鐘會發出信號,告訴我們該是清醒的時間,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在熬夜一段時間後會突然感到精神奕奕,睡意全消的現象。

生理時鐘會受藍光影響,日光及3C設備皆有藍光! 當白天暴露於明亮的日光下時,其中的藍光抑制腦內的褪黑激素分泌,使我們保持清醒和警覺;晚上昏暗的環境缺乏藍光刺激,則會促使褪黑激素分泌,使我們感到困倦想睡。

人為什麼會想睡覺? 生理時鐘協助節律調整

然而現代生活中大家高度使用3C設備,螢幕藍光會干擾生理時鐘的正常運作。過多的藍光暴露,會抑制褪黑激素的釋放,干擾睡眠-清醒循環。

人為什麼會失眠? 為什麼會想睡?

正常的睡眠=在適當的時間【生理時鐘】,累積足夠的睡意【恆定系統】,同時減少內外在的干擾【清醒系統】。

睡眠三要素-缺一不可,當有任何一缺少,睡眠-清醒循環就會被破壞,導致失眠或嗜睡等睡眠障礙問題產生。

【恆定系統】過度活躍=嗜睡
【清醒系統】過度活躍=失眠
【生理時鐘】失衡=嗜睡/失眠

睡眠三要素失衡案例:

  1. 沒有固定睡眠時間的輪班作業員因【生理時鐘】長期無法與【恆定系統】配合(可以睡覺的時間不一定有睡意),就算沒有內外在因素干擾【清醒系統】,長期累積易出現難入睡等失眠症狀。
  2. 有些人因工作壓力大,導致【清醒系統】過於旺盛,導致夜晚躺在床上出現身體疲憊但大腦卻不願休息的狀況。當我們處於壓力環境,身體會釋放壓力激素以提升警覺性和清醒度。因此,即使身體感到疲憊和疲累,大腦仍然保持著高度警覺狀態,難以入睡。
  3. 工作內容屬於高重複性且乏味的人易出現【恆定系統】過度活躍而導致嗜睡。這類工作缺乏刺激性和變化性,導致大腦過度習慣於單調的環境和活動。這種工作環境下,恆定系統的作用可能變得過於強烈,使人感到疲倦和想要入睡。

覺得最近突然一直想睡覺嗎? 8個日常問題自我檢測

若懷疑自己好像過度嗜睡,可使用下方愛普沃斯嗜睡量表(Epworth sleepiness Scale, ESS)自我檢測

Q: 以下八種情境,你打瞌睡的頻率為何? 請依照自身狀況回答並將八題得分加總,計算方式為
【從不發生=0分】【偶爾發生=1分】【一半以上=2分】【幾乎總是=3分】

  • 坐著閱讀時
  • 看電視時
  • 在公共場所安靜坐著(例如電影院或會議中)
  • 搭車連續超過一小時(不包含自己開車)
  • 在下午躺著休息時
  • 坐著與人交談時
  • 未飲酒的情況下,於午餐後安靜坐著時
  • 開車中遇到交通狀況而停下數分鐘時

加總分數【10分以下=正常】、【11~12分=輕度嗜睡】、【13~17分=中度嗜睡】、【18~24分=重度嗜睡】。

睡很多還是很想睡? 9個日常生活造成睡不飽的原因

睡眠是我們身體和大腦恢復和重新充電的重要過程,但有時候即使我們睡了很多,仍然感到疲倦和想睡的情況。以下是幾個常見的日常生活因素,可能導致無法獲得充足的睡眠:

  • 過度使用3C: 螢幕釋放的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的生成干擾睡眠,當褪黑激素不足會使睡眠品質下降
  • 不規律的睡眠時間: 經常改變睡覺時間、晚上熬夜或不定期的作息時間表,可能干擾生理時鐘,使身體難以調整到正確的睡眠節奏,導致睡眠不足和嗜睡感
  • 睡眠環境的干擾:噪音、溫度過高或過低、不舒適的床墊或枕頭,以及光線的刺激都會干擾入睡和破壞睡眠品質,導致睡不飽或嗜睡。
  • 壓力和焦慮: 長期處於高壓力或焦慮的環境中,會使大腦難以放鬆入睡,導致睡眠不足和嗜睡感
  • 缺乏運動: 長期缺乏運動會使身體處於低能量狀態,增加疲勞感和嗜睡感
  • 攝取熱量不及自身基礎代謝量: 當熱量攝取不足時,身體無法提供足夠的能量來維持生理功能,因此會引發嗜睡感
  • 水分攝取不足: 當身體缺水時,血液流動會減慢導致氧氣和營養物質的運輸減少,進而影響大腦的功能引起疲勞和嗜睡感
  • 過度依賴咖啡或能量飲: 能量飲或咖啡因僅能暫時提供提神效果,但在作用消退後會產生更多疲勞和嗜睡症狀
  • 藥物副作用: 某些藥物,如抗抑鬱藥、抗組織胺藥或安眠藥可能引起嗜睡感或影響睡眠品質

在家一直想睡覺,你可能乏以下8種營養素!

  • 鐵:身體缺乏鐵可能會導致貧血,進而影響紅血球運輸氧氣的能力,造成疲勞感和嗜睡症狀
  • 鎂:缺乏鎂會影響身體的能量代謝和神經傳導,也可能導致失眠和嗜睡感
  • 維生素B群:B群在能量代謝、神經傳導、褪黑激素及紅血球生成等方面起重要作用,不足可能會導致神經系統功能受損,進而影響睡眠
    延伸閱讀: 睡前吃B群? 不僅白天提神需要維生素B群,夜晚舒眠也需要!🔗
  • 蛋白質:蛋白質是身體組織和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,不足可能會導致身體能量不足和疲勞感
  • 色胺酸:色胺酸是一種必需氨基酸,對調節情緒、睡眠和情感起重要作用。不足的色胺酸可能會影響血清素的生成,進而導致睡眠問題,如入睡困難和睡眠不深
  • Omega-3脂肪酸:不足可能會影響身體的神經系統功能,導致疲勞和嗜睡症狀
  • 維生素D:維生素D不足可能會影響身體的鈣吸收和骨骼健康,進而導致肌肉無力和疲勞感
  • 維生素C:維生素C對於身體免疫系統和能量代謝都有重要作用,不足可能會導致疲勞和嗜睡症狀

一直想睡覺怎麼辦? 跟著一起做,擺脫睡神的糾纏!

  • 規律作息: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睡眠時間表,確保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時間。保持一致的作息可以幫助穩定生理時鐘。
  • 適度運動:每天都要有輕度到中度的運動以可以提高血液循環、增加能量和提神。運動初學者可以選擇散步、慢跑或瑜伽等。
  • 均衡飲食:每日都需要攝取充足的營養素,避免過度飲食或過度節食,以維持身體正常能量供應
  • 避免咖啡因和糖分過量:儘管咖啡因和糖分可以提供短期的能量和提神效果,但過量攝取可能導致反彈,造成更強烈的疲勞感
  • 維持良好的水分攝取:保持身體水分平衡,脫水可能導致疲勞和嗜睡感
  • 舒適的工作環境:為你的工作或學習環境提供舒適和明亮的照明。避免過度黑暗或過度昏暗的環境,這可能增加疲勞感

尋求專業醫療協助,一直想睡覺看什麼科?

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有整理出全台灣睡眠檢查地點,如果持續感到困倦或有睡眠問題,建議諮詢醫師以獲得專業建議和評估。

點我查看全台睡眠檢查點🔗

 

無論是想了解人為什麼會想睡覺,還是尋找改善睡眠品質的方法,了解睡眠的基本要素和日常生活中的影響因素都是關鍵。照顧好自己的睡眠需求對於身心健康至關重要。記得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檢測並優化飲食、壓力管理和生活習慣,必要狀況記得要尋求專業醫療協助,以確保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生活!

  • Akerstedt, T., Hume, K., Minors, D., Waterhouse, J., & Theorell, T. (1994). The subjective meaning of good sleep, an intraindividual approach using the Karolinska Sleep Diary.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, 79(1_suppl), 287-296. doi: 10.2466/pms.1994.79.1_suppl.287
  • Brondel, L., Romer, M. A., Nougues, P. M., Touyarou, P., & Davenne, D. (2010). Acute partial sleep deprivation increases food intake in healthy men.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, 91(6), 1550-1559. doi: 10.3945/ajcn.2009.28523
  • Brosschot, J. F., Gerin, W., & Thayer, J. F. (2006). The perseverative cognition hypothesis: A review of worry, prolonged stress-related physiological activation, and health.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, 60(2), 113-124. doi: 10.1016/j.jpsychores.2005.06.074
  • Chang, A. M., Aeschbach, D., Duffy, J. F., & Czeisler, C. A. (2015). Evening use of light-emitting e-readers negatively affects sleep, circadian timing, and next-morning alertness.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, 112(4), 1232-1237. doi: 10.1073/pnas.1418490112
  • Chennaoui, M., Sauvet, F., & Gomez-Merino, D. (2015). Effect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cognitive function—Affecting the network between basal ganglia and limbic system. Sleep Science, 8(2), 117-124. doi: 10.1016/j.slsci.2015.02.006
  • Chou, T., & Bjorkum, A. A. (2020). Sleepiness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among night shift workers: A network analysis.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, 62(10), 839-844. doi: 10.1093/sleep/zsaa109
  • Czeisler, C. A., & Gooley, J. J. (2007). Sleep and circadian rhythms in humans. Cold Spring Harbor Symposia on Quantitative Biology, 72, 579-597. doi: 10.1101/sqb.2007.72.064
  • Grandjean, A. C., & Grandjean, N. R. (2007). Dehydration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.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, 26(5_suppl), 549S-554S. doi: 10.1080/07315724.2007.1071963
  • Lim, J., & Dinges, D. F. (2010). Sleep deprivation and vigilant attention.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, 1191(1), 15-25. doi: 10.1111/j.1749-6632.2010.05300.x
  • Temple, J. L. (2009). Caffeine use in children: What we know, what we have left to learn, and why we should worry. Neuroscience & Biobehavioral Reviews, 33(6), 793-806. doi: 10.1016/j.neubiorev.2009.01.001
  • Thakkar, M. M., Sharma, R., Sahota, P., & Byrne, J. H. (2015). Cognitive systems and the impact of sleep disturbances: Sustained attention, multitasking, and sleep onset latency. Frontiers in Systems Neuroscience, 9, 1-11. doi: 10.3389/fnsys.2015.00108